乌克兰方面近期传出消息,同意接受美国提出的"特别条件"换取军事援助。
根据协议内容,美国承诺年内向乌方提供数十万架无人机,明年将进一步追加武器供应。
这背后却暴露出美国对乌军援存在严重滞后性——最新一批无人机竟要等到2026年前才能完全交付。
美方在军援问题上反复无常引发外界关注。
自2023年以来,美乌之间至少出现两次重大军援中断。
第一次正值俄军强攻库尔斯克的关键阶段,美方暂停提供防空导弹和反坦克武器,导致乌军持续半年的防线迅速崩溃。
第二次断供发生在俄军调集11万兵力准备决战哈尔科夫前夕,毒刺导弹、地狱火导弹等关键武器供应再次卡壳。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次断供都精准配合俄军进攻节奏。
就在美国声称"军火库告急"暂停援乌的同时,媒体披露过去半年美国向以色列转交3.4万件武器弹药,其中包括精确制导炸弹等敏感装备。
德国提出代为采购美制武器的提议更被美方直接无视,种种迹象让外界质疑美国的真实意图。
军事专家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可能在进行某种政治交易。
通过掐断乌克兰关键军火供应换取俄罗斯在中东问题上的妥协,特别是关于伊朗核计划的让步。
这种推论并非空穴来风,俄罗斯近期确实调整了在中东的活动节奏。
正当乌克兰陷入军援困境之时,东南亚国家老挝的动向引发关注。
乌方情报部门声称,老挝向俄罗斯派出50人规模的工兵小组,协助俄军在库尔斯克州排雷作业。
虽然缺乏直接证据,但俄老两国外长上月会晤时公开谈及"军事医疗合作",俄方明确感谢老挝在伤员康复方面的支持。
老挝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具有历史渊源。
越南战争时期,美军在老挝境内投掷的2.7亿枚集束弹药至今仍有8000万枚未爆弹,这个东南亚国家在排雷领域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
俄老签署合作协议,俄军工程人员开始参与老挝境内排爆作业,现在"技术交流"可能出现双向流动。
从战场态势看,俄军完全控制卢甘斯克后形成钳形攻势。
如果乌克兰不能在短期内获得足够防空系统,顿巴斯地区可能在冬季前易手。
美国承诺的无人机远水解不了近渴,泽连斯基为换取军援付出的政治代价恐难收到预期效果。
俄罗斯获得老挝工兵支持的消息虽未经证实,但暴露出国际博弈的复杂性。
东南亚国家处理战争遗留问题的专业技术在特定战场上可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当年美军埋下的隐患,如今反而可能变成俄军破解雷区的"钥匙"。
当前乌克兰战场的关键不在人员数量,而是制空权和火力投送能力。
特朗普政府牢牢卡住先进武器出口,导致乌军空有北约战术却无对应装备支撑。
泽连斯基用政治妥协换来的无人机援助,对于改变战场天平的作用恐怕有限。
这场代理人战争的走向,依然取决于大国间的幕后交易。
本账号发布的国际资讯及相关内容,信息源自公开渠道,虽尽力核实,但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内容或存时效性、准确性不足等情况。文中观点仅为个人见解,不代表任何官方立场,亦不构成投资、决策等建议。因使用本内容产生的一切后果,本账号及作者概不负责。若内容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感谢理解。
北京实盘配资平台,拾贝赢配资,上网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